李寿涛
刚开始的我对于考研的概念并不清楚,只知道考上了就是研究生就是硕士。至于为什么考研,自己并不清楚。直到上了大三,当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将要做出选择时,我反复地思考自己未来的路应该如何走----读研or工作?做施工还是设计?最后得到的答案是想从事结构设计方向。我是一名土木男,深知若是从事设计的话,本科学历一般别人不会考虑,更何况是三本。而且,自己发现在本科学到的知识不足以从事结构设计。唯有继续读研,学历和实力增长到了一定的程度,我才有希望从事心仪的工作。
大三上半学期开始,对考研犹豫不决的我下了决心,开始准备复习考研。刚起步复习时,很困惑,不知道自己该从何入手。我那时只知道考研要考四科: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可是并不知道轻重缓急。随着自己和志同道合的研友聊天、上网查询等途径,渐渐清楚了数学和英语的重要性。于是开始着手数学和英语的复习,每天固定时间来复习这两科。数学的话,就拿以前高数课本来看,适当做下题,大概了解下以前学过的知识。而英语的话,还是老套路----背单词。直到7月份,依然坚持每天不断地积累和练习。当然,我也是有计划地在进行。可是我的计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自己的进度来改变,不断地调整,直到适合自己为止。
大三暑假,同班的大多数同学都已出校找工作了。而我和我女朋友只回家了几天,就跑回学校复习了。当然,图书馆暑假并不是从早到晚都开放的。我们就窝在公寓里复习,不懂的就相互讨论。累了的话就出去散步逛下街,看下电影,买下东西犒劳下自己。所以那段时间并不感觉到累。
图书馆开放的时候,我们俩就去图书馆复习。每天早上七点半左右到图书馆,一个上午都是复习数学。这个时候开始就进入强化阶段了,我们就拿张宇1000题来练手。然后11点半就买菜回去煮饭,休息。直到两点才来,接着是英语的复习。那个时候我们一直拿英语往年真题来练来读。我们虽考的是英语二,但我最先开始练的是英语一,然后再英语二。晚上的话,我们也开始了专业课的复习,专业课我们选的是《结构力学》。这科对我们来说相对简单点,所以我们花的时间也不多,每天只花两个小时左右。晚上再抽时间做数学练习。补充一点,对于英语,我的基础并不好,是到了大三第一学期我才过了四级,而且是飘过。因而,我对英语一刻也不敢怠慢。从九月份开始,我每天5点半起床就开始背英语作文和读真题文章,一直坚持到考试,这点我觉得挺重要的。关于政治,我们虽说是九月多就开始复习了,可是一直没进状态。直到政治考纲出来,我们才算进入了“正轨”。先将大纲过一遍,然后写历年真题的选择题,肖秀荣1000题为强化练习。我们当时写了两遍1000题。接着肖秀荣8套卷,最后是肖秀荣四套卷。那会,很多人说四套卷大题压得很准,我们也背了一下,只背了一套卷而已。还真是,压中了两小题。
冲刺阶段,我觉得心态最重要。不少人会慌,会失眠,因为感觉自己复习了那么久,到头来还很多不懂。而我却觉得,踏踏实实走过来的,就算失败也没所谓,毕竟自己真的努力过。最后一个月,依旧照着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往前挪。每过一天,都感觉到很充实。每天晚上倒头就睡,从没失眠一说。就这样,我们考试了。发挥还算正常,原本预测自己考了325左右,没想到考了360分。总算对的住自己辛辛苦苦过来的这九个月。
(李寿涛,男,城建学部12土木1班,考入广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