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党的执政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问题,是党的建设进入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的标志。如何学习和落实《决定》精神,全面认识高校在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中的作用和地位,增强高校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加快高校发展,是当前摆在高校党组织面前最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全面认识新形势下高校在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中的重大历史使命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国际国内局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这些变化和问题集中反映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反映在对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在教育和意识形态的争夺上;而从国内看,我国改革开放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而要实现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必须以科技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高校作为汇聚人才、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因其所具有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日渐显现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因此,《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高校领导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紧迫性和自觉性,认清和落实高校在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肩负起历史重任。
第一,要把高校人才培养转化成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作为一种能动的特殊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代表着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而高校在培养创造先进生产力的知识分子群体和核心竞争人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创造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之源。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的规模已超过2000万人,年招生量和毕业量已达400万人,毛入学率超过了19%,而且,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水平还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将国家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在掌握较高科学技术文化的青年人群中培育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并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第二,要把高校的学科与人才优势转化成党长期执政的理论源泉。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的指南,从党和国家的历史上看,每一次大的发展都是以思想解放和理论指导为基础。要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就必须不断地把经过社会实践检验的经验教训总结提高到理论层面上来。高校人文社科专业齐备,拥有一支数量宏大的人文社科和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学者队伍,与社会各界有着广泛深入的接触和交往,高校应责无旁贷地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在大量鲜活生动的实践活动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行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和理论研究,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使党的理论之树根深叶茂,常青不衰,为党的长期执政提供永不枯竭的理论源泉。
第三,要把高校的科研与科技开发转化成党长期执政的物质基础。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所有这些,都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作为基础。高校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心和创造中心,是第一生产力的发源地。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推进,一大批研究型大学应运而生。一方面,高校在科技创新和知识服务中搭建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在关系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领域中取得重大突破,作出重大贡献的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高校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不断深入,高校与企业的关系日益密切,高校日渐成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在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增强高校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加强高校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增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加强高校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自身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紧迫需要。高校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两大课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坚持与时俱进,提高高校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的能力,确保高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健康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坚持发展中解决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和造就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用党的理论教育群众,武装青年,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
统领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就是要建设高校政治文明,落实党在高校的核心地位,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锐力,增强高校各级党组织驾驭改革、促进发展的领导能力。
2.提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能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栋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央最近发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出党在增强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关心和关注。高校要根据《意见》要求和《决定》精神,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证党长期执政的高度,坚持与时俱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教材体系,不断将新的理论成果及时编入教材,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勃勃生机和丰富鲜明的时代特征;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加强领导,充分发挥专职政工队伍的骨干作用,带领所有教师全员参与,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讲究学术道德,净化育人环境;要着眼长远,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战略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党长期执政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保证。
3.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只有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党才具有生命力,才拥有走向胜利的力量和源泉。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才拥有长期执政的基础和力量。因此,重视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和战斗力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领导和参与高校各项改革,承担着具体的教学科研任务,直接面对每一个党员和教职工,是党展示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平台,是党员接受教育,提高素质的场所,是高校教师和学生认识和了解党的窗口。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必须以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基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改进工作方式,创新组织生活,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必须加大在青年学生和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力度,为党输送大批掌握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新鲜血液;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先进性教育,提高党员教师的业务水平,支持党员教师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必须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必须通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使高校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使高校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始终站在高校改革发展的前列,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勇当模范的战斗激情,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感染、教育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开拓进取,共创佳绩。
4、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高素质的高校干部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绩,实现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大好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解放思想、坚持发展的政策指引,同时也得益于高教战线一大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面对党增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课题,加强高校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培养具有远大政治眼光的教育家,增强党在高校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已成为高教事业继续发展的一
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能力建设,首先是要不断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和水平。高校领导干部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就是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来观察和认识世界,科学全面把握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军事发展的大背景和大趋势,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研究问题,应对挑战;就是要把能不能抓住机遇,能不能推动高校跨越式发展,作为衡量高校领导干部能力高低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准。二是要不断提高改革创新,推动学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高校领导干部要勇拓新路,大力推动学校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分配制度、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要科学制定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尤其是要制定出校园建设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设整体和谐、设施先进的高校园区体系,学制灵活、重在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特色突出、水平领先的学科专业体系,前沿与特色并举、基础与应用互动的科研产业体系,学历、水平、知名度较高的教师队伍和素质、能力、开
拓性较强的管理队伍体系。三是要不断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科学治校、依法治校,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解决机构臃肿、分工重叠的问题,完善校内机构设置。四是要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高校的各项工作要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要建立预警机制,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高校领导干部要增强洞察事态发展的敏锐力,要善于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和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在突发事件面前要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迅速妥善地判断和处理问题。
5.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党、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下,面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巨大需求,高校可供调配的资源明显增加,基建设施投资急剧增长,后勤服务规模日渐扩大,物资采购大量上升,高校体制转换的步伐加快,客观上导致高校领导决策权力明显增大,诱发不正之风和腐败的因素也随之增加。高校领导干部面对拒腐防变的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现实和严峻。高校党组织一定要加强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兴校的能力建设,坚持改进作风、完善制度,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与监督,健全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届中考核、换届考核制度,突出职能部门的刚性监督,建立干部离任审计监督制度;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勤俭办学的优良作风。高校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与教职员工的血肉联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良好的政治形象、过硬的思想作风、昂扬的精神风貌、一流的工作业绩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中建功立业。
一、全面认识新形势下高校在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中的重大历史使命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国际国内局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这些变化和问题集中反映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反映在对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在教育和意识形态的争夺上;而从国内看,我国改革开放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而要实现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必须以科技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高校作为汇聚人才、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因其所具有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日渐显现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因此,《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高校领导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紧迫性和自觉性,认清和落实高校在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肩负起历史重任。
第一,要把高校人才培养转化成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作为一种能动的特殊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代表着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而高校在培养创造先进生产力的知识分子群体和核心竞争人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创造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之源。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的规模已超过2000万人,年招生量和毕业量已达400万人,毛入学率超过了19%,而且,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水平还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将国家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在掌握较高科学技术文化的青年人群中培育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并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第二,要把高校的学科与人才优势转化成党长期执政的理论源泉。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的指南,从党和国家的历史上看,每一次大的发展都是以思想解放和理论指导为基础。要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就必须不断地把经过社会实践检验的经验教训总结提高到理论层面上来。高校人文社科专业齐备,拥有一支数量宏大的人文社科和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学者队伍,与社会各界有着广泛深入的接触和交往,高校应责无旁贷地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在大量鲜活生动的实践活动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行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和理论研究,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使党的理论之树根深叶茂,常青不衰,为党的长期执政提供永不枯竭的理论源泉。
第三,要把高校的科研与科技开发转化成党长期执政的物质基础。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所有这些,都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作为基础。高校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心和创造中心,是第一生产力的发源地。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推进,一大批研究型大学应运而生。一方面,高校在科技创新和知识服务中搭建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在关系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领域中取得重大突破,作出重大贡献的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高校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不断深入,高校与企业的关系日益密切,高校日渐成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在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增强高校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加强高校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增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加强高校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自身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紧迫需要。高校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两大课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坚持与时俱进,提高高校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的能力,确保高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健康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坚持发展中解决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和造就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用党的理论教育群众,武装青年,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
统领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就是要建设高校政治文明,落实党在高校的核心地位,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锐力,增强高校各级党组织驾驭改革、促进发展的领导能力。
2.提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能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栋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央最近发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出党在增强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关心和关注。高校要根据《意见》要求和《决定》精神,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证党长期执政的高度,坚持与时俱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教材体系,不断将新的理论成果及时编入教材,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勃勃生机和丰富鲜明的时代特征;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加强领导,充分发挥专职政工队伍的骨干作用,带领所有教师全员参与,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讲究学术道德,净化育人环境;要着眼长远,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战略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党长期执政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保证。
3.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只有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党才具有生命力,才拥有走向胜利的力量和源泉。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才拥有长期执政的基础和力量。因此,重视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和战斗力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领导和参与高校各项改革,承担着具体的教学科研任务,直接面对每一个党员和教职工,是党展示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平台,是党员接受教育,提高素质的场所,是高校教师和学生认识和了解党的窗口。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必须以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基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改进工作方式,创新组织生活,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必须加大在青年学生和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力度,为党输送大批掌握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新鲜血液;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先进性教育,提高党员教师的业务水平,支持党员教师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必须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必须通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使高校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使高校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始终站在高校改革发展的前列,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勇当模范的战斗激情,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感染、教育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开拓进取,共创佳绩。
4、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高素质的高校干部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绩,实现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大好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解放思想、坚持发展的政策指引,同时也得益于高教战线一大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面对党增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课题,加强高校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培养具有远大政治眼光的教育家,增强党在高校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已成为高教事业继续发展的一
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能力建设,首先是要不断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和水平。高校领导干部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就是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来观察和认识世界,科学全面把握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军事发展的大背景和大趋势,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研究问题,应对挑战;就是要把能不能抓住机遇,能不能推动高校跨越式发展,作为衡量高校领导干部能力高低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准。二是要不断提高改革创新,推动学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高校领导干部要勇拓新路,大力推动学校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分配制度、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要科学制定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尤其是要制定出校园建设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设整体和谐、设施先进的高校园区体系,学制灵活、重在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特色突出、水平领先的学科专业体系,前沿与特色并举、基础与应用互动的科研产业体系,学历、水平、知名度较高的教师队伍和素质、能力、开
拓性较强的管理队伍体系。三是要不断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科学治校、依法治校,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解决机构臃肿、分工重叠的问题,完善校内机构设置。四是要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高校的各项工作要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要建立预警机制,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高校领导干部要增强洞察事态发展的敏锐力,要善于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和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在突发事件面前要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迅速妥善地判断和处理问题。
5.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党、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下,面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巨大需求,高校可供调配的资源明显增加,基建设施投资急剧增长,后勤服务规模日渐扩大,物资采购大量上升,高校体制转换的步伐加快,客观上导致高校领导决策权力明显增大,诱发不正之风和腐败的因素也随之增加。高校领导干部面对拒腐防变的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现实和严峻。高校党组织一定要加强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兴校的能力建设,坚持改进作风、完善制度,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与监督,健全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届中考核、换届考核制度,突出职能部门的刚性监督,建立干部离任审计监督制度;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勤俭办学的优良作风。高校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与教职员工的血肉联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良好的政治形象、过硬的思想作风、昂扬的精神风貌、一流的工作业绩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中建功立业。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