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安全教育>详细内容

安全教育

开学季,携带你的‘防骗地图’,导航安全出口,避开陷阱!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04 09:54:19 浏览次数: 【字体:

又是一年开学季,同学们满载着对未来的无限想象与期许,踏入了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然而,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不法分子也悄然潜伏,企图利用学生们的单纯与热情实施诈骗,各种骗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为此,我们精心编撰了一份“防骗地图”,希望这份地图能成为大家智慧行囊中的一份宝贵财富。

IMG_256

许多学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都会申请助学贷款。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诈骗分子也开始蠢蠢欲动,“变着花样”对学生实施诈骗。诈骗分子会冒充学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员,谎称有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提供信息办理相关手续便可转入家长账户。得到信息后,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让家长转款骗取钱财。

注意:助学金、助学贷款办理都不会预先收取费用。如遇此类情况,多与校方核查证实。

IMG_257

IMG_258

IMG_259

校园贷是以低息、无抵押等诱人条件吸引学生贷款,一旦你陷入其中,可能会面临高额利息、暴力催收等风险。今日说法讲过这样一则案例:一位大学生陷入校园贷陷阱,3000元的贷款变成了4万。不要被“低息贷款”等诱惑所迷惑,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正规的贷款渠道都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和监管机制。

注意事项一

了解资助相关知识,不轻信。无论是哪个单位或者个人开展资助,都不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或QQ等方式要求缴纳任何费用。否则就是诈骗。

注意事项二

不要贪图小便宜。在各类金融服务消费活动中,要认真阅读相关合同条款,提高甄别和抵制能力,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注意事项三

不要盲目高消费、超前消费。要养成自立自强、朴素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理性消费。

IMG_260

IMG_261

刷单,一般是由卖家提供购买费用,帮指定的网店卖家购买商品提高销量和信用度,并填写虚假好评的行为。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发布虚假兼职信息,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并额外提成,并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方式引诱大学生刷单。在做成几单小额业务后,诈骗分子将本金和佣金及时返还,骗取当事人信任,随后提高刷单金额,再以系统故障等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

大学生想做兼职勤工俭学时,一定要认真甄别相关信息,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一切先垫资、先收费的网络兼职都不可信,要做到不理不信不转账。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切勿抱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第一步:设置诱饵

IMG_262

第二步:博取信任

IMG_263

第三步:施以小利

IMG_264

第四步:实施诈骗

IMG_265

安全提示: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对“刷单”“刷信用”等网络兼职广告要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贪利、不转账。一旦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联系保卫处,并及时提供对方的电话号码、QQ、微信和银行账户等信息,为破案提供线索。

IMG_266

兜售报纸杂志、四六级资料,推销打折卡、购物卡,推荐不知名的化妆品、清洁喷雾等生活用品、介绍兼职、推荐补习班……在大学新生季,这些 “套路”屡见不鲜。作为刚刚脱离父母庇护、进入独立生活的大学新生,部分存在着见人不拒、识人不清、信人不疑的心态,个人信息保密意识不强。对于“学姐学长”的过分“关心”,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IMG_267

注意事项

向你推销物品的学姐学长也要多留心!如果真的想把自己用不上的东西给你的学姐学长,不会进行推销、强买强卖等行为

注意事项

凡是给你讲报名什么补习班的学姐学长一定要留心!有些补习班等你开学以后,多方了解再报名也不迟。

注意事项

还有推销电话卡、网卡之类的人员,也请不要相信,学校里有专门办理这些的地方!

IMG_268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不少“骗子机构”浑水摸鱼。他们通过“考试包过,免考保过”“有考试原题和答案”“考试可以改分”等虚假宣传来吸引学生。因此我们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要时刻留心,避免踏入考证陷阱,时刻谨防诈骗。

IMG_269

IMG_270

骗子以高价收购玩家高等级游戏账号为名,诱使玩家登录钓鱼网站或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从而获取包括银行卡密码在内的各种隐私信息,并以各种理由让玩家支付相关费用,或者直接转走玩家银行卡内钱财。

这类诈骗需要注意的是:

1、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游戏账号密码告诉他人,尤其是对方要求提供验证码时务必格外小心!

2、游戏交易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私下交易不仅容易造成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损失,而且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3、对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优惠要格外留意,在做出转账或消费决定前,应先向官方进行求证,避免跌入骗子的圈套。

IMG_271

IMG_272

IMG_273

IMG_274

李某在二手交易平台发布转卖二手物品的信息,一买家表示准备付款购买,但又称李某的平台账户未开通授权导致无法下单购买。李某信以为真,扫描了对方发送的二维码,联系“客服”后,被“客服人员”以“开通授权需缴纳定金”“确认账户资金流水”“确认是否本人操作”等理由诈骗,损失共计10万元。

交易需注意:不要随意点击链接或者扫码。不要脱离平台交易、聊天。

IMG_275

终审:保卫科内容管理员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sogou